“五十肩”康复期:吃什么?做什么?这些禁忌和建议助你更快“解冻”!
- acupuncture herbs
- 8月19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文章编写:Melody 林医师

今天我们就来聊聊,“五十肩”康复期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上,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禁忌和建议。
饮食禁忌与建议:吃得对,身体才“有力”!
饮食对“五十肩”康复的影响,主要是通过影响身体的炎症反应、气血循环和整体体质。
饮食禁忌(尽量避免):
🔹寒凉生冷食物:
禁忌:
冰水、冰镇饮料、生冷瓜果(如西瓜、苦瓜),尤其是脾胃虚寒或本身怕冷的人。
少喝冰镇的Teh Ais、Kopi Ais,或吃太多Cendol、Ais Kacang。
原因:
中医认为,寒凉食物会“凝滞气血”,使经络不通,加重肩部疼痛和僵硬。就像冰块会让你的肌肉更紧绷。
🔹油腻肥甘、煎炸烧烤食物:
禁忌:
肥肉、油炸食品(炸鸡、Keropok Lekor)、烧烤、奶油蛋糕、高糖甜点。
尽量减少Nasi Lemak里的炸鸡块、Roti Canai的咖喱酱汁(偏油腻)、Char Kuey Teow(炒粿条)等。
原因:
这些食物容易产生“湿热”和“痰浊”,加重体内炎症,阻碍气血运行,不利于康复。同时,也容易导致肥胖,增加关节负担。
🔹辛辣刺激性食物:
禁忌:
辣椒、咖喱、胡椒、姜黄(大量使用)。
原因: 辛辣食物容易“耗气伤阴”,引起身体燥热,加重炎症反应,不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。
饮食建议(多吃):
✅ 温热易消化食物:
建议:
粥、汤、面条、煮熟的蔬菜,特别是温热性的蔬菜如姜、蒜、南瓜。
好处:
容易消化吸收,减轻脾胃负担,有助于气血生化。
✅ 富含蛋白质和钙质的食物:
建议:
瘦肉、鱼肉(尤其深海鱼)、鸡蛋、豆制品、牛奶、骨头汤。
好处:
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基础,钙质有助于骨骼健康。鱼肉中的Omega-3脂肪酸也有助于抗炎。
✅ 活血通络的食材:
建议:
黑木耳、洋葱、山楂、少量姜黄(用于调味而非大量食用)。
好处:
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,缓解僵硬。
✅ 补气养血的食材:
建议:
红枣、枸杞、桂圆(龙眼肉)、黄芪、党参(煲汤用)。
可以用红枣、枸杞煮水或煲汤,加点黄芪党参煮鸡汤。
好处:
增强身体抵抗力,为康复提供充足能量。
生活习惯禁忌与建议:做对了,肩膀才“舒服”!
生活习惯对“五十肩”的康复影响非常直接,错误的习惯可能让你的肩膀雪上加霜。
生活习惯禁忌(坚决避免):
🔹“偷懒”不动:
禁忌:
怕痛就完全不动患侧手臂,或者因为僵硬就不尝试活动。
原因:
这是“五十肩”最大的禁忌!越不动,关节囊就越容易粘连,肩膀会变得更僵硬,形成恶性循环,最终可能导致永久性的活动受限。
建议:
无论多痛,都要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指导下,进行适当的主动或被动活动。
🔹受风着凉:
禁忌:
肩膀暴露在空调直吹、风扇直吹的环境,或者洗澡后不及时擦干穿衣。
原因:
中医认为“风寒湿邪”是导致“五十肩”的重要外因。受凉会让肩部血管收缩,气血凝滞,疼痛加剧,不利于炎症消退。
建议:
穿衣注意保暖,避免肩部受凉。在空调房里可以搭一件小外套或披肩。
🔹姿势不良和过度劳累:
禁忌:
长期低头玩手机、驼背坐电脑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,或者突然提重物、做剧烈运动。
原因:
不良姿势会增加肩关节的压力和劳损。过度劳累则会导致气血耗损,加重炎症。
建议:
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,每隔一段时间起来活动一下。避免突然用力或提举重物。
🔹熬夜和情绪不稳:
禁忌:
长期熬夜、睡眠不足、情绪激动、焦虑、压力过大。
原因:
中医认为“肝主筋”,熬夜和情绪不稳会伤肝,影响气血运行,加重疼痛和僵硬。精神紧张也会使肌肉更加紧绷。
建议:
保持规律作息,保证充足睡眠。学会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,可以通过听音乐、冥想、或做一些放松活动。
生活习惯建议(积极采纳):
✅ 坚持康复锻炼:
建议:
每天按时进行医生或物理治疗师指导的拉伸和功能锻炼,这是“解冻”肩膀的核心。例如钟摆运动、爬墙运动、毛巾拉伸等。
好处:
逐步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,松解粘连,恢复肌肉力量。
✅ 注意肩部保暖:
建议:
白天可以穿有袖的衣服,晚上睡觉盖好被子,避免肩部外露。
好处:
促进肩部血液循环,缓解疼痛和僵硬。
✅ 温热敷:
建议:
可以用热水袋、热毛巾对肩部进行热敷,每次15-20分钟。
好处:
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缓解肌肉紧张,减轻疼痛。
✅ 保持积极心态:
建议:
了解“五十肩”的病程,知道它会慢慢好转。保持乐观,和家人朋友多沟通。
好处:
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体的自愈能力,对康复大有裨益。
“五十肩”康复期,绝不是简单的“忍痛”和“休息”,而是需要你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做出积极调整。避开禁忌,采纳建议,配合专业治疗和康复锻炼,你的肩膀就能更快地从“冰冻”中“解冻”,重获自由!
记住,康复是自己的事,你的每一个努力,肩膀都会“感受”得到!
如果想了解更多中医养生知识,或者 #想针对你的具体情况得到更专业的建议, #建议你预约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