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量忽上忽下?
- acupuncture herbs
- 9月5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原来和情绪、饮食、作息都有关系!

中医这样看泌乳波动。
哺乳期间,很多妈妈常常疑惑:
“怎么今天奶好像特别少?”“是不是我吃错了东西?”“是不是最近太累了?”
其实,奶量的波动并不只是乳腺的问题,在中医看来,它和我们的气血、脏腑功能、情绪起伏、生活作息都有很大关系。
中医怎么看泌乳?
在中医理论中,乳汁的生成依赖于两个重要系统:
✅ 脾胃化生水谷精微 → 转化为气血 → 泌乳原料
✅ 肝气疏泄通畅 → 通调乳络 → 乳汁能顺利排出
也就是说:
奶水够不够,和你的“气血充足”有关;
奶排不出来,常常是“肝气郁结”、“乳络不畅”。
什么原因会让奶量忽高忽低?
1️⃣ 情绪波动大 → 肝气郁结
产后妈妈容易情绪敏感、压力大,一紧张、焦虑,肝气不舒,就会“气滞乳络”,让乳汁难以顺畅分泌。
中医说:“肝主疏泄,通乳之要也。”
2️⃣ 作息不规律 → 气血不足
熬夜、休息不足,会消耗气血。气血是乳汁的根本,气虚则无力化乳,血虚则无源生乳。
💤特别是夜间睡眠差的妈妈,第二天奶量可能明显减少。
3️⃣ 饮食不当 → 脾胃虚弱 or 痰湿内生
吃太油腻、寒凉、刺激性强的食物,会让脾胃受伤,运化失调,导致生乳原料不足或乳汁壅滞不畅。
🥤冷饮、奶茶、甜品,尤其要节制!
怎么办?中医调理有方法!
🔸 情绪调畅:适当放松自己,家人支持非常关键。针灸疏肝解郁也很有效。
🔸 饮食调理:可多吃温补健脾的食物,如山药、莲子、红枣、小米粥等。
🔸 气血双补:通过中药、食疗、艾灸等方式帮助恢复产后虚弱体质。
🔸 乳络疏通:遇到乳汁淤堵、胀痛,可透过中医外治法、温敷、专业按摩辅助通乳。
奶量不稳定是常见现象,不必过度焦虑。
中医讲究“整体调理”,从体质、情绪、生活习惯多方面着手,才能真正养好奶、养好身。
🧡 记住,你不是奶牛,你是需要被照顾的妈妈调理好自己,奶自然来!
文章编写:Jesiie 姚医师/泌乳师



